怎么样认识人

子曰: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。

在学而篇里面,孔子也曾说过,我们不怕人家不知道我们自己,只怕我们不知道人。为什么呢?我们如果不知道人,我们在世间办事情,要人家来替你帮忙办事情,你不知道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,你不认识他,把他当君子,那他就坏事情。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,这一章就是讲怎么样认识人。

孔子说: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一个视字、观字、察字,这三个字在这章里面要加以分别。视是平常,平常看所以,其,是指你要认识的那个人。以字,指他这个人做的事情。平常你要看他做的什么事情,这以字古时候有不同的解释。【何晏集解】把这个以字当用字讲,黄侃依据何晏集解解释,就是日常所用所行的事情。这样看来何晏与黄侃解释,讲到后来都是当事情讲。黄侃解释【即日所行】的事情,即日就是当日,当日就是眼前所看的,他所做的事情。那即是说:在这里就时间来讲,拿当天的事情,跟过去的事情来比的话,当天的事情,很明显的可以看得到,这是视其所以。眼前可以看得到,就时间来讲,就空间来讲,就是在近处,不是在远处,眼前就能看得见的。

第二句观其所由,依据【何晏集解】,由是当经过的经字讲,他说由是经也,经是经过,就是说他在今天以前所办的事情,就是从远处来讲,就时间方面来讲,是已经过去的时候,就是从过去他所办的那些事情来观。所以这个由字,【何晏集解】是当经过的经字讲。黄侃的解释,所以他是当经历,经历的事情,所以经历是他过去办的事情。时间上不是今天,是在过去,讲空间也不是在眼前。引申意思,远处,从远处来看。前面第一句是从近处来视、来看他,第二句,从远处观他。观与视这俩个字,有一点分别。根据春秋,春秋是孔子写的一部经,春秋有三传,有三家解释春秋。其中有一家叫谷梁传,谷梁传的解释,还有说文解字的解释,意思大致是讲,视是就平常,看平常的事情叫视。观是从过去的、远处的,比较要用心思了,从深处、远处来观。视字是看浅近的事情,观视看深远的事情。

第三句察其所安。前面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以是代表眼前的事情,由是代表过去的事情,现在这个察字,就是把前面所以、所由这两者合起来,看他做了眼前的事情,以及过去的事情,你把它合起来,详细的来察他。所安是什么呢?安就是说,就看他眼前做的事情,刚刚办完了,他的态度显出来是如何。过去的事情,他的态度就是对他过去所做的事情,他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,这叫安。态度要从好坏两方面考察。比如他办的好事情,拿钱财来救济人家,事情办完成之后,他感觉很欢喜,这是一个反应,一个态度。或者,拿了钱财是帮助人家,当时办了是不错,一时高兴就拿了很多钱出去了,但是后来一想,我怎么一下子拿了这么多钱?我自己以后要用的时候,没有钱怎么办呢?感觉后悔了。这俩个心理,一个是对于所办的好事情,很欢喜,一个呢?反而感觉很懊悔。我们要分析这个人,他的做人之道,可以从这些事情看出来,这是做善事。

还有,就拿在坏事情来讲,他偷了人家东西,或者欺骗人家,把人家东西骗过来,骗过来以后,感觉很懊悔了。另一种,用欺骗的方法,把人家的东西,任何什么权利,代表很多,骗过来以后,他感觉很高兴,感觉自己你很聪明,能够有种种方法把人家东西要过来。这俩种心理,骗人家之后,感觉很欢喜,这算是好人吗?骗人家以后,回过头来,感觉很懊悔,这个人心理还不错,他良心还有发现的时候。

所以察其所安,安指的是这些事情,眼前的事情,他说了话,得罪了人,知道之后他马上去向人家道歉,这个人大概不坏。如果说他说话伤害了人家,他不但不肯道歉,反而用种种理由替自己辩驳,这样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好是坏。这就是察其所安,安就是他办眼前的事情,办过去的事情,过去的事情不只一桩,累积得很多很多,就是说过去的记录,所做事情的记录,有好的有不好的,综合起来考察他。对于好事是安,还是不好的事情安,还要很详细的考察。但这个考察不那么容易,有些小人,不是这么简单,必须要深入研究,研究一个人的心弯弯曲曲的,看起来他是忏悔,做坏事就忏悔,实际上他另有的用意,他有更多的欺骗方法含在当中,所以这不是那么容易的,需要我们自己长时期的去研究。

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。廋是隐藏的意思,焉当何字讲,根据上面这三句话,去视、去观、去察,这个人你经过这三个层次来考察他。这样考察之后,他这个人焉廋哉,如何能够再隐藏起来。所谓隐藏什么呢?他是个小人,把自己隐藏起来,让你知道他是个君子,但是经过上面这三个程序,去考察之后,他怎么样掩盖不了。所以说这个人,何能隐藏啊,不能隐藏,是好人,有很多人,君子做了善事情,不让人家知道,为善不欲不知,这也有。我们研究一个人,学道的人都知道,一个正人君子,是一个善知识,他绝不会说他自己是个君子,说他自己是一个贤人。既然是一个君子,他不会自己说是君子,但是孔夫子在这里讲,你要能够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。这个君子,他也隐藏不起来,你也可以看出来,他是个君子。

所以你经过上面这样仔细的,去考察他的时候,是君子你也认识出来,是小人你也认识出来。你能够认识是君子、是小人,如果说你是当国君,你要用臣子,要用一个宰相,你就会很容易挑选出来,你就能够用一个贤能的人。办政治如此,你自己创办一个事业,也是如此,你是修道的人,你更不必说。今日之下不论你有没有兴趣从事政治,你在社会上总要做事情,你就是求学修道更需要,从老师到自己的同学,你都要认识是不是一个君子,这是最起码的一个条件。认识君子你可以跟他学,跟他做朋友,同门为朋,同志为友,在各方面都用得上,认识人重要处就在此。反过来,我们不认识人,你想创办一个事业,组织一个公司,这里面要很多董事,你做董事长,你不认识人的话,那些董事,别说全是小人,十个人之中,只要有一两个是小人,他就能够把你这个懂事会破坏掉了,所以这是很重要。求学修道也是一样,所谓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在社会人群中,我们要好用心思,用心思,自己不够啊!多读圣人书,孔子讲认识人的文章很多,讲君子,讲小人的很多,我们多念多研究就知道,综合起来,研究多了,自己的眼界就开了,自然就能够认识人了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