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不器

子曰:君子不器。器是什么呢?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一切东西,吃饭要用的碗筷,身上穿的衣服,住的房屋,出门要乘车,都是器,器就是器具,每一种器具有每一种特殊的作用。比如说火车,他是作为运输用的,把旅客从这个地方,运到另外一个地方。航空的飞机也是如此,水上的轮船,都是各有各的作用。交通器具如此,其他的一切农用工具,工人用的工具,都是器。器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作用。君子不器,君子是个人,他不是一个东西,某种东西只做某种用途。人是什么呢?随时无论在什么地方,他要发挥人的作用,他不限于一种作用,君子跟普通人不一样。古时候讲四种人,职业分四种士、农、工、商。农人他是从事农业的,工业他不知道,工人是从事工业的,农业他也不知道。商人会做生意,你叫他种田,不是他的本行。君子不是如此,君子就是读书人士,读书就要学个君子,士人出来,他将来做的事情广泛得很。小事可以做,大事可以做。

    孔子年轻的时候,替人家管账,做了些小事情,做得很好。到后来做了中都宰,又做了司寇,又代理宰相,这个事情很大了,小事可以做,大事可以做。不器,一个君子既是不器,他学的要很多。不论是哪桩事情,都要学得很好。照孔子的教育,士人就是学为君子、学贤人、学圣人。学圣人干什么呢?来教化人家,在学的过程之中,他就可以从事政治。无论是国王、大臣都是从事政治。周公是圣人,文王都是圣人,那么还没到圣人地位,贤人像孔子大弟子,孔子都赞成他们去从事政治。再比贤人次一等的君子,君子他有志于来学圣人、学贤人,他的目标定了,他也可以从事政治。为什么呢?从事政治,从开始学圣人到已经学成功了,圣人学成功了,都要出来办政治,政治不是为自己利益来说的。已经成圣人的不必说,他纯粹是为了天下人来做事情,就是学为圣人,正在学的时候是个君子,他为的要成就圣人,必须放弃自私,也要为天下人服务,他才能成就圣人。

    所以孔子的教育,办政治是从学作圣人,到已经成为圣人,自始至终都是要出来办政治,出来办政治纯粹是舍己为人。既是如此,君子不能限于一种学问,求一种学问就不够,学问要广泛的学,学得愈多愈好,就是不器。一个政治涵盖面太广了,办政治虽然自己不去做农业,不去耕田,你也不必学工人,做那些生产的事情。但是农、工、商这些学问你要懂得,懂得之后,你才有能力制定,农、工、商所需的那种政策,才能制定出正好符合农、工、商人所需。所以君子不器,求学是愈多愈好。

    孔子周易系辞传里讲,【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】,形而上就无形的,无形的这个学问,这个道理,就是道。形而下的是有形状的,指的我们日常所用的各种器具,这就是器。从一个形而上,一个形而下这个道理来讲,君子求学,不能只求形而下的这种学问。在学习形而下的的学问,同时来学形而上的道。怎么同时学形而上的道呢?你对于人生什么看法,叫作人生观。宇宙的看法如何,叫作宇宙观。人生观、宇宙观再研究,研究到本体、本体论。形而上者谓之道,行而,而就是在有形的各种器具上面,你就要能够研究、学习,研究研究是注重在觉悟,觉悟着一切器具,都是变化无常的,都不是真东西。必得研究研究、分析分析,不管怎么变化本体不变,本体不变,你要知道本体不变那个真是的东西,那就是自己本来面目,那就是道。那个道就是,你不能够一味执着有形的东西。

    君子不器,一个君子,你学着办政治也好,学圣人也好,必须广泛的求学,广泛求学当中,你要提升你的学问,你把你在世间学问提升到没有形相的道上面去,他在社会上的作用就更大,就更能实现他的社会价值。懂得形而上的道,世间学问学得越多,他愈能运用得好,一方面可以就他所学的学问,来教化世间人,替天下人来办事情。拿着学问来办政治就是仁政,就是德政。

    拿现在来讲,有自然科学,有社会科学,有种种的艺术,这些学问看起来好像抽象的,没有形相,但是严肃的说起来,他不是形而上的学,是形而下的器。你学农业、学工业,学政治,学法律的都是专业了。这些专业没有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上。如果这些层面的专家能够做到精而不器,成为专家以后,能够同时拥有一颗公心,放弃自私自利,不利用专家的身份发展自己的事业,谋私利。而更加公正严明,一心为社会谋福利,做道德文明良知良能的表率。那我们的国家人民会更加富有,我们国民综合素质,就会上升到更加高的层面,综合国力就会更强,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强,我们的民族就不会被任何外力击垮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