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

子曰: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

    攻这个字有俩种解释,一个普通的解释叫【攻击】。再呢,就当治字讲,古人讲求学,作学问他不叫作,讲【治学】也叫【攻学】。读论语就叫治论语,也叫攻论语,这俩种讲法。异端,何晏集解,集合古人很多名家来注解的叫集解。中国文化讲中道,善道好的道,他是有系统的。你热心于社会救济,弘扬中国文化,这都是善道。你想把中国文化弘扬出去,让大家都懂得中国文化,都懂得做人的道理。进一步讲,都懂得怎么样来学作圣人,弘扬中国文化是善道,从事社会救济,你个人时时刻刻想帮助人家,做一些善事情,这都是善道。每一个善道,每一桩好事情,都有它的道路,都是正当的路,都是有系统的,你不论从哪一道,方向把握住了,方向正确了,从各个善道里面往正确的方向来走,走到最后的目的地,就是归于一个最后的境界。都能到同一个目标,这叫【殊途同归】。途就是路,道路虽然不同,开始走的道路,你从东边开始走,他从西边,你从南边,他从北边,但是方向都定住在中间。我们把中间比喻成中道,中道是最后的目标。因此这个善道,你无论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来走,只要把目标定在中间这个中道上来,就一定能够殊途同归。
    异端不是如此,异端是不同归,从东边往东边再走,或者从东边往北边走,从东边往南北走,其他各方也是如此。它没有一个中道目标,这叫异端。异端不同归,集解里面是这个讲法,这是比喻。讲到实际上,根据黄侃解释,异端是杂书,杂就是诸子百家那个杂书。不是异端,那就是圣人书,根据这个解释,异端就是那些杂家的思想。还有一切其他的世间很多人会的那些技巧,或者娱乐方面的,或者是做的一切工艺方面的,工艺就是手工艺,做那些技能很多啦!这个不是说不好,有他的用处,但是这个用处不能跟大道相比。一个人一生求学问,只求这些东西,只研究这些技能,这在古代来讲,叫做异端。斯害也已,那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好处,只有妨碍,妨碍什么呢?妨碍你求这个大道,这是一种讲法。宋儒把杨朱墨翟的著作思想,叫做异端。杨朱纯粹是自私的,拔一毛而利天下他都不肯干。所以杨朱的书没有传下来。墨翟讲兼爱。兼爱就是对一切人都要爱护。
    古人讲读书必得要读圣人书,不能只读那些讲究技能的书。三字经里面也讲,读书先读【诗书易礼春秋】。我们现在书店里,多以研究技能的书为主,研究怎么发财,这个和古时候可能正好相反。如果能够中和一下就好了。现在人偏离了圣人教育,就造成了,在道德方面严重缺失。所以,能把圣人教育和技能学习,有效结合起来应该是最健康的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