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哀公问曰,何为民服

哀公问曰,何为则民服。孔子对曰: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。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     鲁哀公的时候,鲁国被三家卿大夫把持了政权,哀公自己不能做主,很不得意。他就问孔子怎么样做才能使民众服从呢?这问题很重要,当国君从朝廷到一般民众,都要从心里服从你这国君,你才有威望。孔子答复鲁哀公,举直错诸枉,就是把正直的人,举出来,任用他。枉就是不正直的人。意思就是你任正直的人,不要任用歪曲不正直的人。人民就服从你了。反过来讲举枉错诸直,你任用心里歪歪曲曲的,不正直的人,把那些正直的人,放在一边不用他,这样老百姓就不会服从你。
     再一种解释,诸是之于俩个字的合音字,之代表那个人,于就是在那里。错是放置。翻译过来,就是:把正直的人任用起来,放置在枉者之上。简单讲,就是把正直的人,提升位置,任用,把他的职位放在小人,不正直的人,职位之上,让他来领导小人。反过来,把心里不公正,不正直的人的位置提的很高,高在正直的人地位之上,那你这个朝廷都是小人在做主,让小人来领导君子,这朝廷的事怎么能办得好啊!民不服。
     鲁哀公如果真的这么做,那马上就会改观。可惜鲁哀公迫于三家强大的势力,最终没有改。但是后来,一直到现在,要办政治的人,也还必得照孔子的话这样做,你才能够赢得民心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