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

中庸是子思作的,中庸这一篇经文的主要意思是【中不偏,庸不易】中是像走路一样,不向左边偏,也不向右边偏,走中道,走中道的时候,这个路就一直能够走到目的地。庸,是不易,不易就不要改变,这个路正确的一直走下去,正正当当的走,也不要走了一个时候又改变了,这叫中庸。

中庸开篇就讲【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。】就教我们学中庸的人知道,【天命之谓性】天命是本来的,天然的,我们任何人本来就有的这个性。我们要努力发现他,把他开发出来,凭着这个性来学习,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。古时候圣人都是凭借这个性一步一步修养成的。

学中庸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人人都有的这个性,就是本性。本性怎么学法呢?郑康成解释中庸用俩个字,就是中道。中是中和。庸就是用。就是用这部经来讲中和的,中和之道就是中道。中道为什么加个和字呢,这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有情绪,即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七种情绪。正是这七种情绪障碍了我们的本性。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本性,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这些情绪。普通人往往控制不住,会起来的。但是起来之后,自己感觉到这个不好,赶快就把他控制下来,不让他再继续了,能够这么做,就叫做和。如果说是喜、怒、哀、乐完全不起来的时候,那叫中。起来之后,马上把它控制好,让他不要继续发展了,这叫和,得其和,这叫中和。

子思子在这里告诉我们,学中庸怎么学法呢?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最好喜、怒、哀、乐这些情绪,不要发作,那就保持一个中。一旦免不了要发作的时候,发出来的时候,我们学中庸知道这些情绪对我们是有害的,就赶快把他控制住,不让它继续发作,这叫和。所以郑康成讲,中庸最主要就是叫我们学中道的。开始的时候,就要讲从中和上面开始着手,中不能马上就能办得到的,那就保持一个和,保持和,合起来讲就是中和。中庸这一篇经文,就是教我们从中和开始学,学成功了,这个圣人就学成就了,这是经文的重要作用。所以郑康成讲,中庸是记载中和之为用,它的作用就是教我们学中和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