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
先讲【锥刺股】的故事。战国时候苏秦,张仪,他们俩都是到各国说服君主的人物。苏秦到秦国去游说,开始去的时候,他的学问不够充足,学习的不够多,说服能力不够强,所以没有成功回来了。还是很勤苦,很贫穷。他就发奋读书,白天读夜间还读,读到打瞌睡的时候,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这个股,刺的出血流血,他自然就不打瞌睡了。他这样刻苦的读书,结果书读好了,又到秦国游说,后来做成大事业。
学以致用,怎么用呢?还讲苏秦、张仪这俩个人,这二人口才很好,读书的时候也很用功。后来用的不当,一个合纵,一个连横,把天下的事情扰乱得很不好。这里举出来,学习他们年轻时候,刻苦用工夫读书。后来学问用得不当,我们要引以为戒。
我们无论学习还是用学问做事,都要有所衡量,有所辨别,确定自己正在成长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。衡量辨别我们所作所为,确定自己不存私心,确定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,而不是损人利己。这就要我们开发良知良能,正自己的心,正自己的行为。
再讲【头悬梁】的故事。晋朝有个叫孙敬的。他读书的时候,夜间读得很久了,深夜就打瞌睡,他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,系在屋梁上面,一打瞌睡,头上的头发就迁动了自己的头,就把瞌睡驱走了。
彼不教,自勤苦。孙敬是晋朝人,苏秦是战国人,他们那时候读书,不像我们现在一般小孩读书,幼儿园,小学,各个年级都有老师教,在家里父母兄弟姐们教。【彼不教】他们那时候没有父母兄长来教导他,完全依靠自己,用功读书。【自勤苦】自己在那里勤劳刻苦来求学。看看我们今日之下的小朋友,多优越啊!更应该珍惜这样大好时光,好好发奋读书。
责任编辑:徐贵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