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】
宋朝以前没有四书,中庸是在汉朝的时候,就有单行的本子。宋朝以后一般学生读四书,即大学、中庸、论语、孟子。接着读诗、书、易、礼、春秋五经,加上乐经就是六经。然后开始读子书,子书就是诸子,诸子说起来很多,还是要加以选择,把诸子那些书,记载的那些事迹,提取最重要的那些事情。只选了五家的诸子,即荀扬、文中子、老庄共五子。
【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】
扬子就是汉朝杨雄,是四川成都人,他作太玄经,法言两部著作。荀子是战国时候人,荀子作上下两篇,就叫荀子。荀子比杨雄要早,荀子是在孟夫子时代,比孟夫子年纪小。原来孟夫子也在诸子之内,后来把他列为经书里面,就不在诸子里面了。文中子是在隋朝的时候王通写的。他写的中说,有两本书合起来叫文中子。他模仿论语的语气,写的这部著作,他教的学生好几位到了唐朝,像房玄龄这一类都是他的学生,后来发扬了,他的著作也很重要。老庄是老子、庄子。老子是周朝人,著作道德经,一共五千言,实际是五千字,就凭这一篇五千字的道德经,就在诸子之中,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。庄子普通称为庄子,也叫南华经,老庄属于道家,荀子属于儒家。荀扬、文中子、老庄共五子。那时候求学的人,要读诸子的话,先读这五家。要想扩充读诸子的话,很多啊,现在有诸子集成,有各种本子。
责任编辑:徐贵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