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
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
   患是忧患,心里面在忧,忧患。不己知是倒装句法,就是不要忧患人家不知道我自己。要忧患我不能够知人。论语第一章就讲【人不知而不愠】,为什么孔子要这么特别的告诉他的学生呢?就是一般人,自己有了学问,有了道德,有了各种能力,总是希望用出去,能够用出去,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人家认识自己,人家都不认识你,你怎么用得出去。在古时候很多有用的人,人家不认识他。孔夫子教人家读书,重要的是要学做圣人,学做圣人,第一步要学成君子。学君子,自己有学问、有【道】,有了【道】的时候人家知道当然更好了,知道你可以出来到世间做事情,做事情就是你能够行道。就是人家不知道你,对你所知的道,没有什么损失,人家不知道你,顶多是你没有机会把这个道行出去,自己有了道,没有任何损失。前面讲【贫而乐】,一个有道之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,有道无时无地而不快乐。有道之人,道能够行得出去就行道,行不通呢?自己在家里养道,还是很快乐。

   反过来说,【患不知人也】,不能够认识人,这是值得忧患。为什么呢?你要是出去行道,行道必须到外面做事,你要从事政治,要用人,叫人家帮助你。就国君来讲,你要选用贤能的臣子,你要认识那个人是不是贤能。不从事政治,你开公司做董事长,甚至你做一个家庭的家长,你都是领导人,你必得要得到贤能的人才。就算你在求学,也要认识人,求学你要求得一个好的老师,亲近好的同学,才能得到良师益友。从事政治,你要用人的话,你要知道哪个是贤能的人,哪个是小人,小人不要用他,用的都是君子。你能辨别好人坏人,这都必须要你认识人。如果你不认识人,用的都是小人,从事政治用小人,你虽然好,但是你用的人不好,他把你的事情败坏了。你就求学,你不认识人,你求不到良师益友。

   不认识人是一个大【患】,不认识人,不能任人唯贤,只是用小人,什么事情你也办不到,一办的话,这事情就被小人办坏了。【不患人不知】,如果你真正是个有道之人,就像孔子那个时候,没有人认识他,都不认识他,他就周游列国,列国的君臣,都不认识孔子,但是孔子毫不愠色,他能够把这种人事环境改变,改变什么呢?各国的君臣不认识他,但是他有好多弟子,三千弟子,七十二贤人,这些学生都认识他,他从事教育,这是一樁事情。再呢?他就把古圣先贤传下来的道,加以整理,把中国古代的学说学术思想,整理成为诗、书、易、礼,再加上自己著作的春秋,这个经典成为我们中华民族,教育的根本,一切学术的根本,人文、文化的根本,都在这五经里面。以这种成就来说,孔子的圣超过了尧舜,尧舜是禅让政治的圣人,这是很了不起。但要知道【人存政举,人亡政息】。孔夫子整理文化遗产,【先王之道】整理出来之后,有这个基本的经典,从那个时候一直到我们现在,我们要真正的讲学术思想,学道从哪里学,就是从经典里面找,这种成就是空前绝后的,没有人能相比的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