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懿子问孝,子曰,无违。樊迟御,子告之曰: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樊迟曰:何谓也。子曰,生,事之以礼。死,葬之以礼。祭之以礼。
鲁国桓公后代三大公族,一个是孟孙氏,一个是叔孙氏,一个是季孙氏。这三家卿大夫,分别掌握了鲁国的政权。孟懿子就是三家卿大夫之中的孟孙氏的后代。孟懿子姓仲孙,后来称为孟孙氏,名字叫何忌,孟懿子的懿字是他的谥号。他父亲叫孟僖子。根据春秋左传记载,孟僖子病重快要死的时候,就召集家臣做了遗嘱。遗嘱就是叫他的儿子孟懿子一定要到孔子那里,跟孔子学礼。从这个记载里面,知道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。但是在史记弟子传里面,孔夫子的弟子列传,没有孟懿子。为什么弟子列传里面没有孟懿子呢?刘宝楠论语正义里面是这样说的。他说孔子在鲁国从政的时候,三家卿大夫的城墙超过了制度,太高了,孔子下命令,要把三家城墙高的部分消除掉,那时候三家卿大夫,叔孙氏、季孙氏都答应了,也照办了。只有孟孙氏孟懿子,不听从孔夫子这个命令,可能是为了这个原因,在仲尼弟子列传里面,没有把他的名字列为孔子的弟子。实际上孟懿子确实听了父亲的遗嘱,来孔子这里学礼。
无违就是不要违背,不要违背什么呢?孔只讲无违这俩个字,没有再进一步的解释。樊迟御,樊迟是孔夫子的学生。御就等于现在各种车辆的驾驶。樊迟御就是樊迟替孔子来做车子的驾驶。子告之曰,子是孔夫子,告诉樊迟,因为樊迟替孔子御车,做孔夫子车的驾驶。孔子这个时候告诉樊迟。说什么呢?孟孙问孝于我,孟孙氏就是孟懿子,他到我这里来问孝,我对曰无违。孟懿子的官位是大夫,孔子也是大夫,地位平等的。所以,孔子答复他就用对。孔子告诉樊迟说,孟懿子来问我孝道,我就答复说了,无违,我告诉他不要违背。樊迟一听就说,老师您只答复无违,这是什么意思呢?无违怎么讲法呢?子曰,孔夫子这时候就告诉樊迟了,他说生,事之以礼,一个人要讲孝道,父母在世的时候,你要尽孝道,做个孝子,侍奉父母,要以礼,前面讲无违,就是不要违背这个礼,事父母,就是奉养父母的时候,一切都要依照礼来侍奉父母。比如说,在礼记曲礼里面曾经讲,父母在世的时候,做儿女的人,这时候讲孝子拿儿子做代表,儿子冬天的时候,先要把父母睡的床,把床上的棉被褥温暖。夏天天气很热,就要把父母床上这些垫子寝具,用扇子把它搧的很凉。在晚间父母要去就寝的时候,孝子要先到父母寝室去问安,早晨自己要先起来,也到父母那里去问安。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,现在人看来过时的礼节,其实很重要啊,父母年纪大了,早上好好的说不定,晚上身体就会出现状况,说不定一觉就没醒过来,所以,做儿女的要时刻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,以免发生追悔莫及的事情。除了这个以外,父母的衣食住行等等都要合乎礼。
葬之以礼,父母死的时候,父母去世,从预备的棺材、入殓、出殡,以及选择地方埋葬,整个都是死葬的过程,古时候用什么样的棺材,也有一定的制度。选择在什么地方埋葬,出殡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礼,都有一定的制度。
祭之以礼,埋葬叫丧事,丧就是父母之丧,丧礼完成以后就祭祀。祭之以礼,在古时候按照【十三经注疏】本子,邢昺的疏,他说祭祀一般讲是春天秋天这个时期来祭祀。祭祀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思想,父母在世的时候,怎么样的来对待儿女,想到父母在世的时候,对于儿女的恩德,所以在春秋俩季祭祀的时候,一心都想到父母之恩,这是在祭祀。祭祀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祭品,也都有一定的规定,不能超越。超越了以后,就违背这个礼。孔子告诉樊迟,无违,这就是讲这个礼,不要违背这个礼。因为孟懿子来问孝,孟懿子是奉他父母的遗嘱,来向孔子学礼,孔子在这个时候就告诉他要无违,也是告诉他不要违背你父亲的遗嘱来学礼。对于孟懿子来说,还有一层意思,就是祭祀,这个祭祀每一年都要定期来祭祀,一直祭到什么时候为止,孝子祭到自己离开人世了,这才不祭。只要有生之年,对于父母的祭祀,不能不祭,一定到时候,就要祭祀,祭祀的时候特别要想到父母对于自己的恩德。
从这三点来讲,就是教一个人不要忘记根本。孝子首先想到身体从哪来的,从父母来的,生下来以后,自己一切的一切都要父母来照顾,这种恩德说也说不尽的。所以在祭祀的时候,要想到父母的恩德,这种祭祀因为父母不在世了,永久的要这样祭祀,这样思念父母,这叫慎终追远。慎终就是父母死的时候,办理父母之丧,办丧事的时候要谨慎,谨慎什么呢?要合乎礼的规矩,不能违背礼,就是慎终。追远指的就是丧事办完以后,要一直祭祀下去。
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,厚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以厚道待人。要想人人拿厚道待人,必须从根本上做起,根本就是对待父母。对待父母尽到孝道,慎终追远,就是对于父母恩德不要忘记,终生都不要忘记,这表示孝子的德很厚,他能够对于父母这样尽孝,在家庭里,对待兄弟也能够互相友爱,到社会上对待朋友,对待一切人,才能够拿厚道待人家。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那种恩德,很容易就忘记了,可想而知,他对于一般人,一定是很刻薄的,这个可以想得到。所以你要想,他这个人要对一般人好,他受了人家的好处,不要忘记,想到要报答人家,就要从他是不是孝顺自己父母,从这个看得出来。如果说他对父母都不肯尽孝了,他说对待朋友多么够交情,这话你不能相信他。
责任编辑:徐贵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