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己

在上位不陵下,在下位不援上。正己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

上位怎么讲呢,古时候最高的是天子,天子下面各国的君主是诸侯,诸侯国内有卿大夫,这都是在上位的人。我们修道的人,处在什么位子,这是不一定的,处在上位的时候,要‘不陵下’,陵通凌,欺凌。居在上位的人,不要欺凌自己的下属,和比自己地位低的人。现在掌握公权力的权重人物,都称得上在上位的人,在上位手握公权力,行使权力,制定政策,执行政令,都要秉承公正这一原则,公正不偏私就不存在欺凌。手握公权力就免不了要正人,正人要先正己,己正不言自威。现在好多贪官在百姓面前,没有尊严,百姓怕你,心里不服你,为什么,因为你利用公权力欺凌了百姓,因为你公权力私用了,失去公正了,你自己都不能正,何谈正人呢?有良知的百姓骂你,没良知的效仿你。现在百姓都在互害,你们这些贪官是有责任的。你们没做好自己,就去正人了。你公正身边的人自然也就正了,因为你不用公权力寻私,大家都能遵德守纪。你公权力私用,身边的人,都想利用你的公权力寻私,这样身边的人,家里,就乱了,你的廉洁面纱就会被自己撕破。你的一切后果,都是自己寻私造成的。这颗私心,也是现在严重腐败的根源之所在。所以,在上位的人,首先要具备一颗为公为民的正心。

在下位呢?‘不援上’,援是什么呢?郑康成的注解,牵持之也,牵是牵手,持是牵着手不要放。说好懂的话,就是巴结人家。就是在下位的人,巴结在上位的人,讨他对于你的好感,这叫做援上。居在下位的人,不去巴结上级。比如说,你在单位是个普通的职员,在领导手下做事,你该怎么做事,该怎么一个做事原则,是按照公家规定的章程做事,还是去猜想领导的意思,哄领导开心?处处攀附巴结领导,就是援上。你作为一个普通员工,按照公家的规章制度,做好分内之事就好,不必援上。拿公权力援上更是不应该。现在好多人不惜血本,谋到一个好职位,目的是用公权力牟利,援上,再升官,再谋利。这都不可取。一时风光,因为你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在趋炎附势,攀附巴结上面,自然就会有损德行修养,尖端技能攻克更是谈不到,谄媚那不是本事,最终会有没落的一天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,尽职尽责,兢兢业业,不断的修身修德,提高自己专业化技能水平,不断储备良知良能,不断提升自己,学做正人君子,不被外物所惑,坚持利他,这样的话,不论事态如何变迁,你都将是中流砥柱。一生平安快乐。

在下位的人,你就是规规矩矩地做事就好,不必,用那些不正当的方法手段,向上位的人攀缘,巴结。又说到现在腐败,在下位的人不择手段,魅惑上位人,权钱交易,权色交易,搞利益集团,拿公权力寻私,这也是腐败根源之一,这都不可取,希望加以警醒。看着当时眼前有点甜,那些所得为后面的人生埋下祸患。靠不正当手段贪腐的,哪天一个不留神,掉进牢狱,怎么拿的怎么拿回来,还落个遗臭万年。得不偿失。人间正道是沧桑,不要搞那些歪门邪道的。睡觉都不踏实。

正己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。正己,简单的说就是,端正自己。端正自己的态度,容颜,姿势,衣冠,言行举止,而要做到表里如一,首先要具备一颗正心,所以,正己最重要的是要正己之心。所谓正,就是中正,不偏不倚。什么样的心算是正心呢?简单说应该是公正无私。一心为公,为民,利他,不存私心,具备这样一颗心才称得上正心。规规矩矩做人做事,但求问心无愧,这就是正己。你的一切行为都很端正,做人、办事,一切守住规矩,很正当地这么做,那就不用求人。我们平时求人,多都是想得到更多,更好的,偷奸取巧。人们往往习惯用金钱,权利,利益,美色,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。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潜规则,这样的规则看起来互惠互利,取长补短,实际上,他是贪腐的内在基础。习惯了潜规则,总觉得利益交换得来的东西,才踏实,颠倒是非。遵循潜规则,造就多少贪腐事件,严重破坏了道德法律。各行各业,乱象丛生。所以,我们要惩治腐败,还要打破行业潜规则,树立正确的道德法律观念。

我们常说,正人先正己,官员不能自正,何谈正人啊!官员都遵循潜规则,贪污腐败,那百姓自然上行下效了。所以,要国泰民安,官员首先要风清气正啊!老师要教好学生,老师首先要立德树人,做出表率。家庭也是一样,家长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自己首先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。家风要正。家风正,行业风气正,社会风气正,国家就能长治久安。

正己就要修身修德,修德向内求,凡事反求诸己。向内求的多,向外求的就少,好多事情,自己就解决了,就不会求别人。别人有事求你,你助人为乐,自得其乐。修身修德,对好多事,就不会有过分的奢望,贪婪,要求,懂得礼让,自己不会因为过分要求,生怨。懂得恕道,不会因为不懂得别人,或者别人不懂得自己而生怨。正己才有能力正人,身边的人都正,自然就都能和平相处,不生怨恨。满满的正能量,才是安身立命,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内在基础和原动力。端正自己几乎就不会有怨恨了,因为你正,言语行为,自然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,自己也不会无端的怨恨别人,没有伤害就没有怨恨。如果自己不正的话,言语行为,就难免对别人造成伤害,得罪人,遭人怨恨,自己也会无理的心生怨恨。不正也就无法服众。自己本身不正,无意中就遭人怨恨了,没办法让人信服,更没办法正人了。所以,我们为人要守住一个正字。我们时常说‘做人要有原则’,我们不妨把正己作为自己的一个原则去遵守。时常正心,正身,端正自己。正己不必有求于人,自自然然,别人对你就没有什么怨恨,就不会招怨。

人们常说,求人不如求己。可是真正理解,能够做到的不多。多数人遇事,首先想到谁能帮我,于是好多人去攀高枝,去寺院,祈求神佛,现在最普遍的行贿受贿,不能专心高精尖研究,剽窃,跟风,不正当竞争,究其根本原因,都是不懂得求己,不能求己。自己要发展,不能沉下心来,做好自己,做好自己的事,而是到外面去找,去跟风,这就是求人。不是不主张向人学习,最主要的要学会,从自身找到突破口,只有自己真正沉下心来,找到的出路,或者答案,那是自己的,这里强调一点,是正路,不是歪路,不是邪路。相信当你真正做到求己,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时候,你才真正领悟,原来求己是如此的踏实,可靠。相信能够创造性走出自己的路的人,都会深深的体会到,求己的快乐。真正靠求己走出来的路,你也不去会怨天尤人啦!

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,我们按照中庸之道,正己求己,去修行,言语、行为,一切都正正当当的,不妨碍别人,自然很少招怨。当然自己也能做到不怨天尤人。然而世间人真正有如此修行的人不多,个人想法不同,言语行为各不相同,能求同存异还好,有时候,你再怎么是个正人君子,也许还是会有人为难你,找你的麻烦,你做事情也有做不通的时候,这个时候你不要怨恨。你知道,他不懂得中庸之道,不懂得求己正己,他自己就是个糊涂人。我们懂得中庸之道,懂得正己,不跟他一般见识,我们不要怨天尤人,用自己的能量,感染影响他人,改变这种状态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尤当怨字讲,不要怨恨任何人。这个就不容易的,一般人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,内心容量不够,遇到事情办不成功,或者遇见别人,故意地来找他麻烦,或是人家来陷害他,这些事情,自己心里就失衡了。心里不能平衡,情绪就发作出来了。采取行动,言语指责,肢体攻击,或者怨天尤人。这种情绪宣泄,看来是合情合理,真正修行来说,是修养不够啊!

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’。学中庸,修中和之道,是要我们开阔胸怀,打开心量,不去计较。我们的心该放在家国天下上面,放在修身正己上面。修正自己的情绪,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’。心量打开,格局就打开了,慢慢的你自己自然就不会计较那么多了。中庸之道的基本功夫,就是当你遇到有怨恨的时候,不管别人怎么样对你,无理要求,你自己要有所节制,这样节制就能养一个和。要得到这个和,就不要计较的太多。事事那样计较的话,你就没办法学中庸之道了。在社会上与人来往,遭遇别人陷害的时候,就不要跟别人一般见识,心平气和的,用自己的智慧,走出窘境。

这样一点一滴修炼出来的人,任何时候都会沉着,冷静,理性的处理任何问题。学中庸之道是让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理性取代感性,培养大智慧。兵家打仗,讲战略战术,大的战略战术上面的胜利,更加需要控制情绪,用理性去战,更能打胜仗,减少失误。良好的自身修养,更富于家国情怀。我们渴望和平,希望世界大同,维护世界和平,也不惧怕战争。我们学习知识技能也好,修身也好,要活学活用,要批判继承,取其精华,剔除糟粕,不能死抱糟粕,一味坚守。历史告诉我们,近代封建势力死抱糟粕坚守,让中国近代饱经沧桑,饱受战争之苦。今天丢掉传统,不能汲取精华,继承传统,我们要饱尝道德沦丧之苦。传统不能丢,而且要很好的理解,继承,这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。

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实际上还是教我们节制情绪。是我们对待灾难,或者逆境的一种态度,一种理性状态。中庸讲的中和,就是节制情绪,在喜怒哀乐要发的时候,你赶快就把它节制住,时刻不忘在修养上下功夫,能够有所节制。你每遇见一件事情,都能够这样不怨天,不尤人的时候,那你的功夫也会,一天一天地在进步。不怨天,不尤人,就不会有情绪,自然处于理性状态,这种状态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最佳的。假使真的遇到天灾人祸,光有态度是不够的,我们还要发挥聪明才智,想到扭转乾坤的办法,而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。理性的回到求己上面来,想想自己的现状,有哪些优势劣势,在这样的境遇中我能做到什么?然后,投入实际行动。学中庸之道就是,从这些地方来学。不怨不尤就是叫你心里面,懂得这个道理,做出来,所有的言语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喊。我们知道内心想不通,不懂得这个道理,强行节制,心会很闷,自己身心就受伤害了,久而久之,就可能生病了,这不可取。我们学中庸之道,就是从内心深处,调整自己的状态。这样才能表里如一,身心康健。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,你再节制,就没有心结,所有的不愉快,在心里就化解掉了,心顺了,智慧就来了,智慧来了,事自然就小了。在内心深处把这些事情通通化解掉了,心灵通透,不闷,这就是你的真功夫,有这样的功夫,你的身体也好,心理也好,自然能够安然自在。
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