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德舜帝

子 曰:舜其大孝也与,德为圣人,尊为天子。富有四海之内,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故大德,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。

孔夫子说:舜其大孝也与,德为圣人,尊为天子。也与,与是一个活动的语气。孔子说:舜帝是一个大孝子。德为圣人,他修养道德,成就了圣人。受了尧帝禅让天下,尊为天子。有圣人之德,又有天子之位,就是有德有位。中国廿四孝中,舜帝是第一位的大孝子,舜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呢?他就是从‘孝道’开始,修德,一步一步成就圣人。舜帝的后母对他不好,几次都想害他。舜帝并没有计较那么多,依然尽到做儿子应尽的孝道。看见舜这么胸怀宽阔,就有人把他推荐给尧帝,尧帝把他请过去以后,经过很多的事情,给他试验着来办天子的事情,舜都做的很好,后来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他,做了天子。讲到中国的政治,孔夫子最推崇的就是尧舜,尧舜讲禅让政治,把天下让给贤能的人来做。尧禅位给舜,舜禅位给禹。舜帝就是从孝道,从最简单的身边事做起,一点一点的修德修道,成就圣人,然后成为天子。 中庸之道就从这些实际的人事,教我们学习修道修德。

舜帝是一个大孝子,舜耕于历山,舜还没有被推荐给尧的时候,是个普通劳动者,做农夫,在历山耕田,也在河边做陶器手工。舜虽然是个普通人,做着常人做的工作,他能够在家里面,对父母,尽到应尽的孝道。舜的家庭,父亲娶了第二位太太,也就是舜帝的后母。后母和父亲也有个孩子,就是舜同父异母的弟弟。父亲脑筋不大清楚,听后妻的话,后妻偏爱自己的儿子,对于舜很不好,不能拿平等心来对待舜。甚至设计加害舜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管家里这些人,怎么对待他,舜对待自己的父亲,对他的后母,以及他同父异母的弟弟,他尽到自己的本分,对父母尽到孝道,对他的弟弟也尽到了悌道。在舜的努力维护下,逐渐逐渐地,才使他家里这些人,不致于犯更大的错误,这很不容易的。舜的孝行,宽阔的胸怀,平凡中的不凡,终于被人家发现,把他推荐到尧帝那里,最后得到尧的禅位。所以,孔子讲:舜他是大孝,这个孝成就了舜,舜学孝道成就圣人之德,然后得尧禅位,拥有天子尊位。四海之内都归他治理。修养圣人之德,孝是修行的一个根本,舜是最好的例证。他就是由孝道,成就圣人之德,才有这样的成就。

富有四海之内,四海之内,在那个时候,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天下,在四海之内就是整个天下,都是天子所治理的区域,一个天下。宗庙飨之,宗是祖宗,祖宗,祖是祖先,宗是什么呢?宗字从字形结构上,汉字首尾分解:宀示。汉字部件分解: 宀二小。按照甲骨文五世排序:示代表当世。从自己往上三代,下一代,加自己五代。太祖是示之曾祖。祖是示之祖父,祖=示且,又名太宗。宗是示之父亲,宗=大示。示代表当世。小示是示之子,下一代。具体的祖宗十八代排序,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。上序依次为:父亲,祖父,曾祖,高祖,天祖,烈祖,太祖,远祖,鼻祖。下序依次为:儿子,孙子,曾孙,玄孙,来孙,晜kun孙,仍孙,云孙,耳孙。依照上面推理,祖是指父亲的父亲,也就是我的爷爷。爷爷和爷爷以上都是祖。宗是从父亲开始以下的子子孙孙,合起来叫祖宗。宗庙里连连续续的,有子孙在那里祭祀,一直不会断绝。庙是什么呢?根据汉儒注解,庙当貌字讲,容貌。祖宗供奉在宗庙里面, 后代的子孙到宗庙里祭祀,就如同见到祖先的容貌,宗庙本意是宗貌的意思。后人习惯理解为,宗庙是供奉祖宗,供后人祭拜的地方。天子要设立宗庙祭祖。飨之,是在宗庙里面供奉的历代的祖宗、祖先,来享受他的祭祀。子孙保之,他的子子孙孙都来保持住,保持什么呢?保持这个祭祀,一直不断绝的。

天子的宗庙, 由他本身往前面追,一直追到,一般说天子有七庙,往上追有七代。再往下延续到,他的子孙,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。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做了天子,对于宗庙祭祀这么重视,这是报答根本的。要知道自己修养这种德,做上了天子的大位子,是祖宗好几代以来积累下来的‘道德’,由他本身再加以修养,才成就的。

舜帝接受了尧帝禅位,他同样也把天下让给贤能的人。这个贤能的人,就是夏朝开国的天子,禹王,夏禹王。子孙保之,保之指的是什么呢?不是保有天下。因为天下已经让给夏禹王了。这个子孙保之,保他这个宗庙的祭祀,由他的子孙一直保持到后来,始终不会断绝的。比如说,到了周朝,周朝的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,就把舜帝的后代,封在陈国,所以陈国就是舜帝的后代子孙。想想看,从舜帝让位到夏朝,夏朝后来到了商朝,商朝到了周朝,舜帝的子孙一直到后来,子子孙孙,都来祭祀祖宗的宗庙,这个没有一定道德传承是办不到的。 纵观中国历史,三代以后,家天下,历代那些君主,他开辟天下的时候,轰轰烈烈的,到了后来,他的后代不作为,亡国的时候,亡国国君的家族都是非常悲惨,死得非常凄惨。若能像舜帝这样让贤,禅位贤能的话,国家就能长治久安,百姓安居乐业,自己家族也不至于死的那么凄惨。如果禅让一直保持下去,中华道德传承写入中国历史,那该是怎样的景象。一切都是私心,身在大位,心却只有自己的家族,那最终的朝代更替时候,就可能会很悲惨。有大德才有大智大勇,大德大志大勇兼得,才有大格局,这对于每个人,国家,民族的命运来说,都是一样的。舜帝大孝,然后成就圣人之德,得了天子之位。又把这种美德传承给后人,禅位给禹,禹没能很好继承,搞了家天下,夏朝最终破败,夏桀王被放逐,夏朝乃至整个家族破败。如果禹也很好的传承禅让制度,他的家族最终也会像舜一样,子子孙孙,宗庙祭祀,延绵不绝。而舜的家族,很好的传承了这种美德,经过那么多朝代更替,子子孙孙宗庙祭祀,绵延不断,这就是大善大德的传承所致。中国历史朝代更替,那么多血雨腥风,多是家天下,不能让贤所致。近代家天下的大清,不能任贤让贤,最终破败,拼命维护的家族利益最终破败。近代蒋介石不能让贤,国共两党内战,退到台湾,现在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又闹独立,企图分裂国家民族,不懂道义,不修德,自私狭隘,没有家国情怀。让人欣慰的是,以马英九为首的国民党终于醒悟,发出统一的声音,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!

尧舜能够做到禅位贤能,后来的皇帝都搞了家天下,我们普通人平时的礼让都很难,这是为什么呢?尧舜之所以能够成就圣人,最主要的是修道,修德,练就一颗利他一心为公的公心。心胸开阔,装着整个天下苍生的生灭安危。每一个重大决策都不存私心,一切以利益天下苍生为原则。尧舜都有自己的儿子,他们为什么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呢?因为他们没有私心,一心为公为民为天下苍生,不会因为一己私欲私利,置天下苍生于不顾。同时他们也是为了自己家族后人延绵不绝,宗庙祭祀能够得以延续。尧舜留给后人炎黄子孙的是德,是中华民族信仰的精神财富。他们考虑的是天下苍生的千秋万代,而不是自己家族享受荣华富贵的千秋万代,后来的家天下皇帝总是考虑自己,自己家族富贵荣华的千秋万代,后者胸怀天下为己,前者胸怀天下为天下苍生。尧舜才是当之无愧的圣人。我们普通人不修德,起心动念,都是为自己的私人利益着想。遇到有利害冲突的时候,就拼命跟人家争夺,不管人家死活。不修德,没有公心,不能为别人着想,更不能利他,每天生活斤斤计较,损人利己,为了私人利益互相伤害。中华美德的继承被后辈缺失,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,家天下的悲哀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面对延绵不绝的炎黄子孙后代,说实话,我们后辈子孙,包括家天下那些天子,都没能很好的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华,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,抹杀了这个大道德,例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。修成圣人很难吗?舜一介草民能行。而后来家天下的皇帝,都那么难呢?就看能不能彻底放下私心,一心为公利他。心胸开阔到能容下天下苍生,利益天下苍生。就算是一介平民,也要具备一颗圣心。尽己所能,利他,利益天下苍生。只要心正,储存良知良能,利益大众,我们就能修成圣人。人人都具备一颗圣心,内心强大,我们中华民族就能重拾信仰。

我们知道我们的肉身会死亡,本性不死,灵魂不死。就我们的本性而言,我们这一生一世,也许就是个点线面,而那个不死的本性,灵魂,才是我们永久的生命,这个永久生命怎么延续,以什么方式延续,全在你每个点线面轮回的修为。我们修德为谁呀,说到底还是为自己,为人就是为己。在尘世间,我们还有子孙后代,我们子孙后代能否延绵兴旺,全赖于我们自己以及整个家族德行的修为。就算我们是普通平民,我们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延绵兴旺,为自己不死的灵魂积蓄力量。在尘世间,小到一个家庭,家族,大到一个国家,乃至整个世界,无论物质多么丰富,最终都要上升到精神的高度,都有不死的灵魂,有了这个灵魂,一切才有生机活力,原动力。我们一代一代的延续,繁衍生息,绵延不决,不全是物质强大那么简单,精神强大才是我们生命延续的内在动力。精神强大会让我们不死的本性,总能有缘找到温暖的家。精神财富扎根我们内心,表面上似乎看不着摸不到,但她能引领物质财富的质量,人们心中执着的信仰。

舜大孝,讲绝对的孝道,不管父母怎样对我,我尽到做儿女的孝道。讲五伦道统,五伦各尽其分,不管做父母的有没有尽到她的本分,做儿女的要尽到自己的本分,父母生养你,这个恩德是一辈子,怎么做都报答不完的。这点现在好多人不懂啊!他做不到,现在人都讲利益,钱,讲相对的,你对我好,我才对你好,甚至你对我好是应该的,我对你不好也是应该的,你没钱,对不起,我不认识你,对父母,兄弟都这样,为了家产家庭反目。有钱什么都有,没钱什么父母兄弟,统统没有。不讲孝悌之道,人情淡泊,没有利用价值就一切都没了。总是记得别人不好,千好万好,一个对不住,就觉得人家对不住我了,对老人也是一样,现在婆媳关系那么紧张,都说是儿媳妇和婆婆没有血缘关系,好像有了这个理由,婆媳关系不好,就理所当然了,可是婆婆是丈夫的母亲,站在丈夫的角度想呢?你说你爱丈夫,可是不能接受他的母亲,你这爱就是自私的,因为你没有考虑到你丈夫的感受,还有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心情,你这爱是偏激的,不健全的,爱别人要懂得别人的心,要做到合情合理的顺应别人的心思。以这样狭隘偏激的心爱丈夫,爱孩子,爱家,那这个家是不存在大爱的,所有的爱都是狭隘的,这就是不懂孝道,你的子孙后代也不会懂得孝道,懂得大爱。同样的女婿对待岳父岳母也是一样。这里还要讲恕道,如心,拿自己的心,来体会别人的心,学会换位思考。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!

舜能禅位贤能。这是礼让的最高境界,江山都能让,还有什么不能让。这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啊!为什么?我们修为不够啊!那怎么办啊!学啊!努力修养啊!见贤思齐啊!学舜帝,要让啊!从身边的孝悌之道做起,开阔自己的心胸,成就大爱,成就圣心。

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本性,成就圣人之德啊!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重,修炼自己的身心。《中庸》开头就讲,天命之谓性,这个天是天然的,天然而有的这个性,也就是本来就有的,就是本性,或者是天性。这个天性才是我们不死的本性,灵魂,也有说是真正的我。我们这一生一世,就算活到一百,二百岁,对不死的天性而言,那也只是一个长线段而已。而那些自私自利的念头,思想,情绪,更是沧海一粟,这些情欲虽小,但会遮盖我们的本性,障碍了大智慧,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渺小。现在人执迷钱财,不惜做些损人利己,伤天害理的事情,被众人指责,唾弃,他自己赚再多的钱,他对人类有害,没有社会价值啊!如果能够开发出本性,回归本性,那就不一样了,开发出本性,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加接近理性,所学更加接近良知良能,更能造福社会,对后辈乃至整个人类文明,都会起着更大的作用,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我们的人生价值,像舜这一生,被后世敬仰,这一生就更加接近本性。对不死的本性,慢慢路途中,都是很好的指引。灵魂不死,讲同气相投,你这一生是什么的人,有什么样的修为,都上升为精华凝聚在本性里面,换句话说,你修德,本性就会找到很好的家庭投生,好多不修德的就可能落入畜生道,不一定了。走什么样的路,全在你心中信仰的力量。修身修德利益他人,更多的还是利益自己啊!这个理一定要想明白。想明白这些,生活中,我们每天为了小利跟人家争,不肯让,就没意思了。知道灵魂不死,我们也无所畏惧死亡,只要守住本性,天灾人祸来了,就勇敢面对,真正面对死亡了,就坦然告诉自己,我一定会重生。这就是信念!

都说死了死了,一了百了,事实上,我们能了吗?了不了啊!本性不死,涉及重生,后嗣延绵不绝,我们能怎么办,只能积极向上,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的活好每一天,为后代香火绵延,为来生积蓄力量。我们现在人不知道啊!想不明白不顾一切的计较名利,到头来怎么着,如果来路不正,贪赃枉法了,就可能入大狱了,你想想你这一生,给后代带来了什么,给祖宗带来了什么?耻辱,让自己的灵魂去哪里,不想这些不行啊!我们个人做点小事损人利己,搞个有毒有害的药品食品,害人也害己,大家都搞这个互害了。掌握公权力的,像以前加天下的皇帝,只想着自己家族的富贵荣华,一世江山,那对于我们整个炎黄子孙,他又把我们带到哪里。历史给了我们答案,现实给了我们答案!有句话叫做心存敬畏,敬畏啥啊!敬什么,敬圣贤传统,畏什么,畏自己后嗣子孙延续,还有自己不死灵魂的每一个未来啊!

我们要开发本性,怎么开发呢?就是要学尧舜禅让,天下都可以禅让给别人,何况我们普通,跟人家小小的利益,为什么不能让啊!你不懂道理就不肯让了,你懂得中庸之道,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,任何事情都可以让,让得愈多,让得愈彻底,你的本性开发得愈快。孔子讲的话,每一句话都是教我们,向自己本性上来修养,就是教我们成就圣人。从这几句话,我们学什么呢?学舜那种大孝,学舜帝那样,一切事情都要让人家,都要禅让。这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讲,接受,做到,也需要经历时间,自己感悟啊!人家跟你不讲道理,你也让他,父母不好,你也要孝顺他,现在人可能都想不通。不懂中庸之道,不懂五伦各尽其分,这没关系,学呀!懂得中庸之道,就有了开发本性的方法,只要自己努力,照这个方法去学,我们就能够开发出来自己的本性。我们要学习啊!学习古圣先贤,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,重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,找回属于自己民族的信仰。古之学者为己,古之学者德艺双修,修道为自己,学艺为人,说到底也还是为自己,修身修道是自己的事,立志求学修身,不管人家怎么看,批评也好,认同也好,我们只管按照中庸之道去修行。这才是真正的修道。

故大德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。大德就是指圣人之德。我们一般在世间, 做一些慈善的事情,来救济他人,你用财物救济人,或者用你的能力,或者用你的学问,种种的来帮助别人,当然这也算是你道德的一种表现,这是普通的德,不能算大德。什么才是大德呢?大德是性德,是本性开发出来,而显现的性德,也就是我们说的圣人之德。圣人做的那些事情,能够开发自己的道德,开发自己的本性,通过修德开发自己的本性,本性开发显现出来的性德,这个德才是大德。这个大德是天然的天性的德,每天朝着大德方向修行,功德累积起来,就把性德开发出来了,就是由修德而开发了性德,这是大德。有这个大德,必得其位,他必然能够得到天子之位。为什么有这个德,必得天子之位呢?因为天子要为天下人办事,胸怀天下,能够利益天下苍生,起心动念都是为天下苍生着想,公正无私,宽容理性对待万事万物,这种状态,不具备本性显现的性德,是没办法做到的,本性没开发出来,做事总是带着情绪,就难免寻私,有私就不能利益天下苍生,不能利益天下苍生,就不配有天子之位。德不配位那后果就严重了,像夏朝亡国之君,夏桀王,有天子之位,没有圣人之德,他害了天下人,断送了夏朝。殷朝的殷纣王也是如此,有位无德,对于天下人有害,对他本人更有害处。必得其禄,做天子就有天子的俸禄。必得其名,名是天子之名,中国文化讲名符其实,得天子之名,要名符其实,天子一方面有天子之位,一方面又有圣人之德,有德有位,这叫名符其实。如果名不符实,跟德不配位,是一样的。必得其寿,就是得到很长的寿命。舜的寿命很长,这个在古人注解里面,有不同的讲法宋儒朱子就是朱熹,他说,舜的寿命活到一百一十岁。孔安国注《尚书》,在《尚书》的《孔传》里面讲:《尚书》孔安国的注解,说舜帝活了一百一十二岁。汉儒郑康成的注解,他说舜活一百岁,这有三种讲法。这三种讲法, 你不管是哪一种讲法,活一百一十二岁也好,一百一十岁也好,就算活了一百岁也好,这也都算是得了寿了,得了长寿了。我们现在也有一百岁的人,一百岁算是人瑞了,人中之瑞了,这是不容易的事情。
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