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:嘉乐君子,宪宪令德,宜民宜人,受禄于天。保佑命之,自天申之,做大德者必受命。
《诗》里面有小雅、有大雅,这里所引用的诗,是大雅里面有一篇叫做嘉乐的诗。嘉,在现在《毛诗》的《诗经》里面,当假字讲,假的,假相,真假。根据孔颖达的解释,到了汉朝,传授《诗经》的有四家,我们现在所看的《诗经》,一般是《毛诗》,就是由毛亨传写,并且也由他做的注解的诗,所以叫《毛诗》。除了《毛诗》以外,还有《齐诗》,是齐国人传的。还有鲁国的叫《鲁诗》,还有《韩诗》,齐、鲁、韩三家。这里是‘嘉乐’,在《毛诗》 里面是‘假乐’。《毛诗》的本子,与齐、鲁、韩的本子,有所不同。 从‘嘉乐君子,宪宪令德’,一直到‘自天申之’,这六句,是《诗经》里面的文字,六句都是诗,后面那一句,故‘大德者必受命’,那是做《中庸》的人,就是子思,加的一句结论。现在看引诗的这几句话的,另一种解释,嘉乐君子,嘉,嘉当善字讲,在这里当赞美讲。乐,是很欢喜的意思。君子是指有德有位的君子。诗人做这一篇诗,他的用意在哪里呢?是为了赞美周家周成王。这里的君子就是指的周成王,他有圣人之德,也有天子之位,是值得诗人赞美的君子。
宪宪令德,宪宪,在《毛诗》的本子里,叫显显。郑康成的注解说,宪宪是兴盛之貌,很兴盛的意思。兴盛,它代表着生机旺盛的一种景象,当然要有很多具体的,事物表现出来,那才叫做兴盛。毛诗解释,宪宪,是显显,就是明显的意思,所谓明显,也是有很多事实在那里,让人家很明白的知道,你这些道德。所以郑康成讲的兴盛,也就是很明显的意思。令当善字讲,令德就是善德。嘉乐君子,宪宪令德,就是让人家很明显的看出他的善德。
宜民宜人,人、民这两个字,合起来,都是指的一般人,就是人民。郑康成的解释,宜人,是有官位的人。宜民就是一般人。宜是适宜。他这个君子有这种善德,对于一般人民也好,一般官吏,他的臣子也好,没有不适宜的。他的德行得到大众百姓的一致认可,受到人民的爱戴。在朝廷的臣子,以及他的一般的民众,没有一个人说他不好,这就很难得了。三代以后,当然也有些明君,受到一般人的爱戴。可是所有的人,朝廷的臣子,天下人都这样拥护他,这就很难办得到。他能做到‘宜民宜人’,是很不容易的,没有厚德是办不到的。
受禄于天,他来做天子,能够宜民宜人,是因为天子所做的一切,能以道德为本,来为天下人办事,能以德治国。受禄于天,天是天理。就是合乎天理的俸禄。是按照天理应该得的俸禄,受之无愧。如果说没有这个德,办的事情,有害于人的话,像夏桀王、殷纣王,他得的俸禄就违背天理了,他不能造福天下人,反而害天下人,所以他得那个禄不是受之于天。
保佑命之,保佑就是保护,既是受禄于天,他就得到天理的保佑,使他的俸禄也好,位子也好,一切都受到天的保佑。命之,自古帝王,他做天子,都是受命,受天之命,来做天子的。合乎天道天理,才能得到天的庇佑。保佑命之,两层意思,一方面保佑他,一方面又授命给他,让他把天子的事情做好。所谓天子,天是上天。子是儿子。上天派自己的儿子来,治理天下,为天下人办事。所以,叫天子。天子奉天之命,又得到天的保护。
自天申之,申,一再地重复它,三令五申的这个申,申就是对那个命字讲,不但授命,授一次命给他还不算,还要一再地来申告于他,重申给他,让他尽到他做天子的责任。这是诗里面的六句诗文。
故大德者必受命。大德者,就是具备圣人之德者。我们借着修养圣人之德,开发出自己本性,本性显现的性德,就是大德了,开发性德,具备大德这种人,就是大德者。他必然受命,必然受到天交付给他的使命,来做天子。反过来说,做天子必须具备大德啊!也就是我们说的,德位相符。我们平民现实生活中,德位不符,也出了好多事情。比如,腐败,互害。
选拔人才用人也有个标准,任人唯贤,有德者居之。特别是担当重任的国家首领,各个机关首长,地区负责人,必须德位相符,倘若自己得到的职位,与自己的德行修为不符,自己要知道啊!赶紧得修德啊!领导无德,不但自己领导地位不保,还会害一方百姓,上行下效,百姓跟着学啊!我们还说互害,百姓互害,官员是有责任的,假如官员不那么腐败,不那么失德,也许我们就不会生活在互害之中。换句话说,官员上下修德,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腐败,互害。现在用人多是任人唯亲,这样潜规则的用人方式,势必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。在网上时常看见一些青年才俊,甚至刚刚毕业,就能做到副市长了,难道这里面没有阴暗面吗?我们不得而知。居高位无德,是相当可怕的事情,纵观国内外,多少德位不符的人,不能善终,大家随便就能找出一箩筐来,如果能够从这些负面教材里面加以自省,就应该有危机感,如果我不修德,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我的明天。所以,身居高位,更要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
我们学了传统文化,要时刻记得培养自己的根基,培养根基就是要修德啊!时刻拿这些经典句子警醒自己,尤其掌握公权力者,不为天下人来办事情,而是为自己,为了自己的私人名利在办事,拿公权力寻私的,要知道警醒,知道畏惧啊!‘天之生物,必因其材而笃焉,故栽者培之,倾覆之’。一想到这句话,自己要知道恐惧了。经文讲得很和平的,拿树做比喻,根系发达的树,能够充分吸收营养,长的就好,烂根树就不能吸收营养,天一下雨,它就会加速腐烂。比喻我们人的根基,即德行修为。再比如说,倾者覆之,拿房屋来讲,年久失修的房屋,快要倒了,遇到天下雨,一场大雨下来,它可能就倾覆了,如果是很坚固的房屋,雨再大,它也倒不了。看到物体这些现象,我们就要想到我们自己,就像郑康成讲的,善者天厚其福,恶者天厚其毒。我们在位期间,为了自己的名位、权力,来做事情,一般民众的事情不放在心上,这个罪过,不知道怎么算,这就好像那个,老旧的房屋发生倾斜了,就会倒下去了。这我们不能不知道啊!大德者必受命, 有大德的人必然受命,反面来讲,假如没有大德的人不能受命的,受了命了,你要赶快培养自己的性德。自己赶快培养德来得及,就怕不知道修德,用公权力谋私,更加膨胀。那你得了这个位,不是福,反是祸,怎么说呢?你不知道修德,不知道利益大众,私欲过度膨胀,不断用公权力满足自己的私欲,腐败堕落,离倾倒还远吗?有亲身感受的同志,不防努力想想,是不是这回事。
这个大德就是我们的性德,今日之下,我们有几个人,把自己的性德开发出来了,可以说没有啊!我们不能拿这个严格的标准,来要求一切人,但是管理好自己,坚持修德,我们应该铭记在心,时刻警醒。自己得到高位,更要鞭策自己,时刻修德,内心深处,真修,不是外表装出来,给人看,要真心实意的做出来。在位期间,真正做到德位相符了,自己也就安然了,就是退下来,自己也问心无愧,也不会有什么乱事缠身。在位期间,你学了中庸之道,你赶快自己往这个道上去修养啊!你就借着这个位,一方面来替天下人办事情,一方面你自己在学修中庸之道。前面讲‘必因其材而笃焉,栽者培之,倾者覆之’。你这就不是倾者覆之 ,你是栽者培之了,这就好啊!一切皆由你修德得到转化。
儒家学术讲,万物皆备于我。一切的事情,完完全全地,具备在自我。凭什么说,万物皆备于我呢?就凭我们的本性,因为本性是万德万能的,只要开发出本性,就能做到万物皆备于我。怎么开发?向自性中求,一切都向自性中求。怎么求,就是要修德,修中和之道,明心见性。自性就是我们的本性,我们学习也好,做事情也好,都要把开发自己的天性,即修德,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,学习实践,修正,学习实践,德艺双修,让我们的技艺,充满德的灵魂,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与我们的本性开发融为一体。每天积累,朝着自己努力的方向进步一点点,就离自己本性接近一点点,日积月累,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胸越来越开阔,内心世界越来越宽广,满满的正能量,满满的智慧,所有的困难都会变得渺小,所有的心结恩怨都随着自己的成长,化解掉。而自己变得越来越理性,条理,快乐,智慧,成熟,稳重,浑身散发着健全的人格魅力。
我们做的一切事情,都不要忘了一个目的,就是要开发自己的天性,简单的说就是修德。往自性中求。能把自性开发一分出来的话,你就不得了了,你只要见到自己的自性一分,你就是得到圣人的一部分,你也可以称得上是,部分的圣人了。没有到至圣,孔子是至圣,本性完完全全地很圆满的开发出来。你现在是一部分开发出来,那也不得了,为什么呢?你既是自性有一部分开发出来,你把自性跟这个世间一切的,这些事情一对照,一比的话你就知道了。知道什么呢?世间人最注重的是什么呢?权力,金钱。在古时候,贵为天子,有至高无上的权利,富有四海,那不得了啊,四海都是他的,这个权力谁能比得上他。而权利不可能总在你手上,她无法逃脱生死,权利更替。现在权利同样具有诱惑力,好多人不择手段谋取,贪婪的挥霍。还有财富,大家都乐此不彼的追求。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面对生死,权利金钱又是何等的渺小。权利,财富,就是我们有生之年,也没办法把握。说白了,都是一时的风光。这我们要看得开。看得开,要努力,努力的人生才有意义。权利财富我们没办法永久掌握,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,我们的肉身最终会死亡,我们能把握自己寿命的长短,没办法保证自己肉身不死。
世间的万事万物,就连同自己,一般人看得最现实的这个身体,也没办法永久存在。那么这些都不是恒定的,我们的追求,生活还有意义吗?我们该追求什么?追求我们的本性。本性没有生死,万德万能。只有开发出本性,我们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,才能做到万物皆备于我,才能最大化人生价值,也能延长自己的生命。这些一般人看不透啊!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德,只要开发一小部分,那就不得了了。性没有生死的,除这个以外,性德开发之后,你的智慧就会无穷无尽地发出来了。你有这个智慧,世间万事万物,你都有智慧有能力开发创造出来,而且是利他,利益天下苍生的。要什么有什么,本性里面,可以含藏一切,珍贵的东西,所以你只要开发,一部的性德出来的时候,你觉得我自己的本性里面,一切是完完全全都具备,什么都有,那你何必要,跟人家争夺这个,争夺那个,本性上自己,没有生死,面对生死的大问题解决了,一切坦然面对,始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,管理好自己的饮食起居,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你想不长寿都很难。既能够在有生之年活的快乐,长寿,又解决了生死问题,即使有一天肉身真的死了,你很快能很好的重生。了解了中庸之道,知道大德者必受命,我们做任何事情,都不要忘记修大德这个目标。古话说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相信你不论做哪一行,都将成为行业的佼佼者,成为人民大众的依靠,只要人民大众不抛弃你,你就会永放光彩,凭什么让广大人民群众,不抛弃,就凭这个大德啊!你把自己的德行,写在你的人与事的灵魂里,你就完成了人民交给你的使命,人民会抛弃你吗?不会呀!所以,不管做什么,从事哪门技艺,都不要忘记赋予它德的灵魂,德是你以及你所从事的事业的根本,是人民大众赋予你的使命。就像我们经常说的,为人民服务,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利益人民大众,那就是很好的为人民服务了。
落实到我们自己,如果你是从政,不论你在什么位子上,你就是做一个小的,职位很低的公务员,你也是政治啊!你就借着你所从事政治,修养大德,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。你在学校里当一个教师,办教育,做任何一个行业,你都可以借着你这一分事业,来培养你这个大德。这样的我们学中庸之道,你就可以,把修养中庸之道,在你所从事的各行各业,把它生活化、工作化。一方面做事情,一方面修道,你这样学得是轻松愉快,时时刻刻利益人民大众,就是实实在在的学道,你无时无刻不在那里修道啊!儒家的文化,好处在哪里呢?只要我们肯,虚心地这样往里面学,人人都可以学,你不管做什么事情,你都可以学,愈往里面学,你愈发现自己有乐趣了。然后一直往上面修养,又有乐趣,自己得到好处,其它的人也得到你的好处,你做公务员你绝对不会,为自己私人利益来用心思,你一定全心全力地,把公家的事情办好,把百姓的事做好。你做教师的人,你会全心放在学生成长上,一心把书教好,不会每天想着怎么从学生兜里拿钱。你做医生,把心思放在病人的身上,全心为病人着想,就很难出现本末倒治歪曲的治疗方案。你做食品的就能做出自己都能放心吃的食品。学生修德,所积累的都是良知良能,将来一定能够造福社会。就是你在家里,家庭也讲孝悌之道,不存在老人受气,没人管的事情。不管做什么都会用一颗纯洁的心去做,处处能够为别人着想,恕道,如心,看见别人受苦受难,如同自己,感同身受,赠人玫瑰手留余香,不去计较付出的回报。如果我们都能这样,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景象呢?我想说,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社会会倒退吗,我想不会,因为大德是我们的性德,是万德万能万有的大智慧,创造性的劳动会越来越多,阴暗面越来越少,我们的工作生活,充满了创造性奇迹,我们会越来越执着,爱家,爱国,富有责任感,使命感,我们具备满满的正能量,满满的良知良能,满满的积极向上,没有那么多阴暗,阳光轻松愉快的生活,我们只能越来越好。当然实现这个理想,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刻苦努力修德,修大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