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
亲亲,第一个亲字当动词用,当亲密讲,当厚讲,彼此都非常亲密、亲切,关系最密切的。第二个亲字,就是家里的亲属,家庭之中有父母亲,有兄弟、姐妹、夫妻、儿女,这都是亲。家庭之中任何一个成员,无论是哪一个身份的,家庭成员,彼此都是非常亲切,关系非常密切,这叫亲亲。彼此互相关心,利害是一致的。把家庭亲亲推广到同族,比如说百家姓上讲,赵、钱、孙、李,周、吴、郑、王,每个姓氏,都有好多个小家庭,小家庭以外,凡是同姓的,都是同族的人,同族亲亲。
我们中国古时候讲三皇五帝,真正研究起来,五帝还是一家人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唐尧、虞舜,他们原来都是一个家族的。音乐有五音,就是,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百家姓每个姓上面都用五音中的一个来代表,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一个音代表一个姓。我们现在用科学的方法,血液,DNA,检验,就知道这个小孩的父母是谁。古时候,从一个人发出的声音,就能知道他家族的血统。它是用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五音,从每个人发的声音,就推测出他的血统,他的父母是谁?他的父母又有父母,一直往上推,推到我们现在所有的人,都不出三皇五帝,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啊!
一个家庭,要亲亲;一个同姓家族,要亲亲;再扩大范围,就我们中国文化来讲,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大家族啊!中华民族要亲亲。古人讲,天下犹一家,想想看我们中国人多么厚道。整个天下,现在就是整个世界,我们全人类,都是一家人,世界需要和平,需要亲亲。现在国际环境复杂,好多国家故意挑起事端,制造混乱,满脑子战争,没有亲亲理念。世界要和平,大家要亲亲相待。
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。诸父是什么呢?就自己家里面父亲,父亲、另外还有伯父、叔父,同一个祖父的伯父、叔父,同一个祖父的父亲的辈份。还有不同祖父的,这个远房的,跟父亲同辈份的伯伯、叔叔,这个叫做诸父。昆弟,就是自己家里的亲兄弟,哥哥、弟弟,除了自己亲兄弟以外,还有堂兄弟,伯伯、叔叔的儿子、女儿等等,就是昆弟。
诸父、昆弟,能够亲亲,对于自己家庭里面,家族里面,这些诸父昆弟,彼此对待,都是非常亲密,非常关心,那么,整个家族就不生怨恨了。怨是怨言,或是怨恨,这个不怨不是指外人,指的就是家族的关系。过去我们中国,不管读书人,不是读书人都知道,有这么一句话,‘怨从亲生’。这个怨就是从这个亲生出来的。这怎么个讲法呢?就拿家庭里面来讲,一个父母养了儿女,养了好几位儿女,儿女,在父母亲的心里面是平等的,爱护自己的儿女都是一样的。不过有时候,做父母的时候,没有照顾那么周到,或者有的儿女让父母特别喜欢,做事情上面,难免有所偏颇,被儿女不理解,做儿女的难免会有怨了,这个老爸爸或者老母亲,对于大哥哥这么好,或者是对小弟那么好,大哥哥或者小弟弟,就有可能怨恨父母,觉得对他不好有偏心,这就怨了。怎么少生怨恨,或者不生怨呢?
现在有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情绪,选择独生子女。这样虽然没有兄弟之争,独生子女,往往性格孤僻,自私狭隘,没有大爱观念,生活环境使然。所以,独生子女,将来孩子未必如你想象那么优秀。衡量孩子好坏,应该以道德品质为标准,不能单一以学习成绩,为标准。有好多孩子,学习成绩是好,心里素质,素养,很差。将来不说对社会,就是对家庭也未必负起责任。所以,应该把孩子道德素养,作为孩子成长的方向指引,放在重要位置。引导孩子开阔心胸,懂得大爱,父母对孩子要用心,到无微不至。怎么个无微不至呢?观察孩子的心里动态,特别孩子不愿意讲话的时候,要及时问问他什么原因,你要让他,很愿意把他内心的想法,告诉你,给他温暖,让他感觉父母亲情的关爱,启发引导,让孩子看开,想开,一些事情,慢慢的开阔孩子内心的容量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价值观。做父母要端正自己,公平公正,用言传身教,启发引导教育好自己的子女。
为什么有这个怨呢?做父母的就要当心了,你虽然心中是没有偏,对待一些事情,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,难免让儿女有所误会,所以,为人父母,要时常的好好地用心,用心用到微细。我们普通人都知道,父母关心儿女是,无微不至的啊,要关心到最微细的地方,儿女有什么心理,这个小孩子无论是大儿子也好、小儿子也好,中间几个儿子也好,哪个小孩子,有一个时候,不大愿意讲话了,他闷在那里了,你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,你要问问他是什么原因,你要让他,很愿意地把他心里的想法,他对父母是不是有所误会,你要让他跟你讲,这个都是父母关心儿女,无微不至的地方。现实生活中,无论对于诸父,对于昆弟,父母对于儿女,儿女对于父母,都是一样的,都要无微不至的这样关心,体谅对方,这叫亲亲。这样的话,家庭里面任何一个人,对于自己不会有什么怨恨了,这里是对治国的国君,以及做天子的这个人来讲的,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讲求,也要注意这些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