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身则道立。怎么修身?修身讲内外兼修,要从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做起,或是由内而外,或是由外而内,或者内外同时的修炼自己。达到表里如一。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仪。礼仪,就是由外而内,或者内外同时的修炼,通过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,达到净化心灵,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。就拿祭祀礼来讲,祭祀讲“齐明盛服,非礼不动,所以修身也。”
齐明盛服。齐是什么呢?齐就是斋戒。古时候别说是天子诸侯,就是普通人,祭祖,或者是祭普通的神明的时候,他在祭祀前三天都要斋戒。斋戒是什么呢?不能喝酒,不能吃动物的肉,夫妻不能同房,这叫斋戒。明是什么呢?明当清洁讲。普通讲斋戒沐浴,要洗澡,洗头洗脚,把身体洗得很干净。盛服,在正式祭祀的时候要穿祭服,那是祭祀行礼的礼服,那叫盛服。
古时候天子、诸侯都要祭宗庙、祭祖宗,为什么呢?中国文化凡事讲究根本。立足根本,脚下的每一步才会更踏实。祖宗是我们人的根本,孝道是我们人立足的根本。祭祀祖宗就是孔子所讲的,慎终追远,追到永远、永远,直到根本,这是祭祀的重要意义。礼有礼的本质,我们讲究礼仪,最终的目的是要,抓住礼的本质,从本质上觉悟自己,修炼自己。祭祀礼是这样,其它的礼仪都是如此。礼仪代表着由内而外的庄重,敬畏,内敬外庄。讲礼最重要的应该是透过庄严外在下,内心的那份庄重,庄严。这应该是礼的本质所在。也是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所在。
治国、平天下,我们平时办公,要能够像办祭祀礼仪那样,拿出那样的精气神,那样的敬畏之心,那国家一定能治得很好。透过庄重的礼仪,我们内心要有所警醒,在礼仪仪式下,要庄重,就是没有礼仪仪式的时候,也要心存敬畏,就像随时走在监控录像下一样,表里如一,用良心做好每一件事情,做到问心无愧。学觉悟,学会管理自己,这应该是礼要表达的精神实质,是讲礼要追求的最终效果。
齐明盛服,通过斋戒净化内心,达到内心恭敬,通过沐浴清洁、盛服达到外在的庄严,庄重。内外都要恭敬,这叫内敬外庄。
非礼不动,祭祀的时候,主祭的人,站在什么位置,怎么样地行礼,陪祭的人,在什么位置,怎么样行礼,都是有一定的位置,不能乱动,这叫非礼不动。动就是要合乎礼,凡是有动作的时候,他一定要按照礼那样动作,没有非礼而动的。
所以修身也。拿祭祀这样的礼,来表示,你能够这样做就是修身了。修身,推广地来讲,不但祭祀是如此,其他礼仪也是如此,她代表着由内而外的庄严。这种敬畏之心,延续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形成表里如一的庄重。在没有礼仪仪式的时候,任何的言语行为,都要这样的内敬外庄,对待一切人一切事物都应该如此。这就是修身。